衛生署公布九十九年國人十大死因,癌症連續第廿九年蟬聯榜首,且死亡人數四萬一千零四十六人,再創新高,平均每十二分四十八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。此外,連續十三年進榜的自殺,去年終於退居榜外,取而代之的則是高血壓性疾病。

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表示,去年國人死亡人數為十四萬四千七百零九人,死亡率持續下降,平均壽命則增至七十九.二四歲,男性為七十六.二歲,女性八十二.七歲。

九十九年國人十大死因依序是癌症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肺炎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、高血壓性疾病及腎性病變。

以去年十大死因排行與前年相較,僅原排名第九的自殺與第十一的高血壓性疾病對調,其餘不變。其中自殺是民國八十六年進榜以來,首度退出榜外,顯示自殺防治工作已見成效。

黃旭明說,十大死因中除肺炎及高血壓疾病死亡率較前年增加外,其餘均呈減少,其中又以年長女性的高血壓疾病增加最為顯著,其在去年女性十大死因排行中排名第六,較前年排名第八呈現「三級跳」。

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,高血壓的發生與控制良好與否,與生活型態有關,包括抽菸、肥胖,以及吃得太鹹等,都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,或導致病情惡化。

高血壓看似不是什麼大病,但一旦出現中風、心肌梗塞等併發症,健康就會有如骨牌效應,兵敗如山倒!

專家表示,國人面對高血壓的態度普遍輕忽,有長期服藥治療的患者比率僅占三成,其中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的比率,更是僅占一成。

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、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肇文表示,高血壓是國內患者人數最多的慢性疾病,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資料推估,國內十五歲以上民眾罹患高血壓的比率約為二成一,換算患者人數約達四百萬人之多。

中時 更新日期:"2011/06/16 03:00" 黃天如、張翠芬/台北報導

 

國人10大死因 6項與胖有關係

衛生署15日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,值得注意的是,10大死因中,有6項都與肥胖有關。(圖為醫生量腰圍,中央社檔案照片)

(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15日電)衛生署今天公布 99年國人10大死因,包括惡性腫瘤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肺炎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等,值得注意的是,10大死因中,有6項都與肥胖有關。

衛生署今天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,依序為惡性腫瘤(28.4%)、心臟疾病(10.8%)、腦血管疾病(7.0%)、肺炎(6.2%)、糖尿病(5.7%)、事故傷害(4.6%)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(3.6%)、慢性肝病及肝硬化(3.4%)、高血壓性疾病(2.9%)及腎炎、腎症候群、腎性病變(2.8%)。

根據統計,99年每3分38秒有1人死亡,比98年的3分42秒縮短;99年每12分48秒有1人死於惡性腫瘤,98年則為每13分10秒;99年每33分32秒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,且每51分52秒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。

衛生署統計室主任黃旭明在記者會表示,99年國人死亡人數共14萬4709人,根據內政部初步估計,國人平均餘命男性為76.2歲,女性為82.7歲,分別比98年增加0.1歲與0.3 歲。

黃旭明說,99年10大主要死因死亡率比98年增加的只有肺炎及高血壓性疾病,分別增加1.2%與6.1%,其餘減少,其中以事故傷害減少11.9%最為顯著。

值得注意的是,99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3889人,死亡率比98年減少6.1%,居國人主要死因第11位,也是從86年起,自殺首次未列入10大主要死因。

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,在10大死因中,包括惡性腫瘤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性疾病、腎病6項都與肥胖有關。

孔憲蘭說,以高血壓來說,每天的食鹽攝取若能控制在6公克以內,血壓可以下降2到8毫米汞柱;體重減低10%,則可下降6毫米汞柱。

另外,衛生署也不斷推出減重活動,希望民眾透過聰明吃、快樂動,控制體重,確保健康。 2011/06/15 13:05:00

arrow
arrow

    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