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供需失衡 堅果類食品不敵漲勢

【聯合線上企劃╱張嘉麟】2011.04.06 10:01 am

食品原料興”漲”潮 下一波瞄準「堅果」

近日來食品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,糖、沙拉油、小麥、玉米等都已調漲,平均漲幅至少三成,由於幣值升貶問題、石油價格波動、氣候異常、供需市場失衡、產地政局動盪等變動因素,學者專家們表示,目前國際原物料價格尚未到達頂點,未來仍會持續看漲。除了已調漲的食品原物料外,會有更多其他原物料進行價格調整,包含近年—健康意識高漲的堅果類,也在調漲名單之中。

行政院主計處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率上漲2%,主要漲價都集中於能源類與食物類,對一般民眾生活影響甚鉅。世界銀行也針對糧食價格發出警告,認為糧食價格將會漲至危險水位。像是麵粉,平均每個月都維持一成以上的上漲幅度,沙拉油漲幅近三成,玉米、糖、黃豆等,漲幅在四到七成之間,堅果類的價格包含腰果、核桃、可可豆、杏仁果等,也將配合國際糧食市場價格進行調整,預計漲幅三成以上。

而堅果類原料價格調整,最主要是受全球氣候變遷與供需市場不平衡的影響。近年來健康意識不斷提升,因此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的堅果,因富含膳食纖維、維他命E、不飽和脂肪酸、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,適量攝取能降低膽固醇、預防心臟病、抗氧化,對人體具有相當益處,因此對於堅果類的需求也逐年增加。

產量減少的部分以杏仁果為例,全球杏仁約有76%為美國生產,西班牙與義大利產量約占19%,澳洲產量占了3%,然而自去年起,澳洲發生百年以來最大的水患,西班牙傳出霜凍與洪水災情,造成杏仁產量大幅波動,最大生產地美國,雖幸運躲過氣候影響,但新興市場對於杏仁需求大增,根據統計,近五年來,中國大陸的杏仁進口量從1600萬磅躍升為1億3300萬磅,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進口量也增加兩倍,造成供給與需求不平衡,自然價格也隨之波動。而全球流動資金過多、原油價格上揚、戰亂、匯率、市場炒作等因素,也帶來一定的影響。

一旦堅果類進口價格調漲,勢必影響其他相關食品產業,未來包含麵包、糕餅、沖泡飲料與零食等售價,也會一併調漲,帶動新一波漲潮。專家們則呼籲消費者,物價波動多數為暫時性現象,應理性且聰明地消費,將有限的預算作適當的分配,則可度過這波喊漲的浪潮。

【2011/04/06 聯合線上企劃】@ http://udn.com/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米塔 的頭像
    米塔

    自由之丘(ó㉨ò)ノ♡

    米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  分享 Plurk分享